心灵鸡汤都在劝诫年轻人“不要在最好的年纪选择安逸”,因为那是浪费我们的青春和才华,更应该为了理想和目标而奋斗,对此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看法,你是选择安逸还是奋斗?下面带来介绍。
为什么不能在最好的年纪选择安逸?
安逸不是不可以,还是看自己追求,有人追求大富大贵,也有人满足于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日子,都挺好的,没有谁对谁错,只是选择问题。
所以只要想清楚了自己想要的生活,那么可以选择安逸。
每件事情都有代价,安逸也一样。
实际上“在最好的年纪选择安逸”是性价比非常高的选择,无论对你还是对国家。
你20岁选择安逸,找一个955可以养家糊口的工作,每天下班吃吃喝喝,遛狗逗猫。年龄再大点找个老婆生个娃,一家人其乐融融。
对于个人来说,你做到了劳逸结合,生活安宁,家庭和睦。对国家来说,你创造了价值,创造了消费,创造了下一代,实乃模范公民。
你20岁选择奋斗,找一个本分303的“高薪”工作,没日没夜干,于是猝死了/035了/251了,接下来就是别人男人住你房子睡你老婆花你钱打你娃——如果你还有娃的话。
安逸是一种心态,风不打头雨不打脸的从容。每天中午到点吃饭,味美价廉,每个月到点发工资,不用担心,每年安排休假
安逸也不代表什么都不干,不代表不累不操心下力。我工作认真、努力,拿到的各级荣誉奖项也不少,高工也是正规评上的。夏天大半夜冒着暴雨出去抗洪、40℃的天气在现场监督施工、爬到楼顶接线,到污染严重臭气熏天的河边取水样,大冬天下着雪出去测量,全民居家的时候,按上级要求出门防疫,这些事,责无旁贷。一年一年也没闲着,尤其前些年,还是很努力的,每年根据工作需要,编编程序,搞点创新,写篇论文,各种荣誉证书也拿了几十张,在全局同龄人里也算多的,因为要攒资历晋职称。今天的地位也是奋斗出来的。安逸,我的理解就是,精神上不忧虑不紧张不恐惧不急慌,并非不辛苦,并非不干活。
青少年时代就像攀岩,不进则退,不能松懈。我们中年人,至少已经爬到一个平台了,向上看,当然有更高的平台更好的风景,但爬起来更费劲,何必呢,安逸就安逸吧。比如,很多人给我说,副高职称不要满足,正确争高。
选择安逸还是奋斗?
本来就是可以选择安逸的,但是很多人不希望你安逸。
你安逸了,房子就没人接盘了。
你安逸了,老板的3系就不能换成5系了。
你安逸了,金条借呗就没人借了。
你安逸了,明年双十一就没法冲新的成交额了。
你安逸了,996的福报就没人享受了。
所以他们要给你灌输年轻人不能安逸,不能贪图享受的观点。
他们会告诉你,如果你安逸,你会买不起房,不买房就是无家可归。
他们会告诉你,如果你安逸,中国就无法崛起,年轻人就会废掉。
他们还会告诉你,安逸是吃不了苦,你想安逸是你的品格有问题。
他们还会告诉你,如果你想安逸,不妨去金条借呗里借点钱,用欠债逼迫自己去奋斗。
可实际上呢,不安逸的人们做了个大蛋糕,最后只分到了蛋糕渣。
至于蛋糕去了哪里,又有谁知道呢?
焦虑什么都带不来,还会传染给身边的人。
去年上半年的时候老师塞给我一个大四的实习生。
那家伙,跟打了鸡血似的,来了就加班,每天到得比我早,走得比我晚。
大部分时间我是真不知道他在干啥,我明明没给他多少活儿干。
他加班就算了,关键是他加班,总是给我一种“我手头有很多案子没做完”的错觉。
明明没案子,身边的实习生一直在加班。
然后我就总怀疑我接过案子,只是不小心忘了。
然后长期处在“到底忘没忘”的焦虑里。
过了半个月,我觉得这样下去不行,时间长了我能精分。
正好隔壁所接了李小龙的案子,就把他弄过去检索文书去了。
那是我第一次真正跟热爱加班的人一起工作。
而他的加班除了带给我焦虑,啥都没有。
让他加他的班,我过我的小日子,对我们俩都好。
买彩票不一定会中奖,但不买彩票一定不会中奖。
有多少人会因为听了这句话去买彩票?
奋斗不一定会成功,但不奋斗一定不会成功。
又有多少人为了这句话放弃了安逸的生活?
只是因为奋斗而成功的概率,真的比中彩票大吗?
贩卖成功学的人喜欢将成功和单一的因素捆绑在一起,一个成功的老板,可能会给你展示他的发家史和奋斗史,告诉你996是取得成功的唯一方法,但他永远不会告诉你他在08年的时候买了房。
努力奋斗,你会成为最顺手的工具,但永远不会成为用工具的人。
因为大多数时候,一开始奋斗,奋斗的方向就错了。
以上就是全部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