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母和孩子的沟通问题是家庭教育的重点,尤其是父子之间的交流,很多家庭中,父亲的角色是缺失的,父子交流少是当下家庭的常态,和父亲交流是沉默的,为什么孩子与父亲会出现沉默关系?下面八宝网小编就带来介绍。
父子交流少是当下家庭的常态吗
何止是当下家庭的常态,是几百年以来的常态了,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中,父亲的角色是缺失的,长期以来,一个家庭的分工,基本都是男性挣钱养家,女性教儿育女。即便近代女性逐渐踏入工作岗位。开始和丈夫一同承担起挣钱养家的责任。仍然有很大一部分男性认为照顾孩子是女性的责任。母爱如春风化雨,浸润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,父爱如山,一动不动,天塌下来的时候顶着就行。
但是向来如此不等于对。时代在进步。家庭的分工也变了。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在逐渐被大众熟知。夫妻两个人共同育儿。两个人互相支持,互相理解。共同解决孩子成长路上的一个个难题。对孩子来说,也会更好。
当孩子在家长面前完全放松,他仍然是安全的时候;不管他袒露什么,都会有理解和接纳的时候,亲密和依赖才会产生,孩子才会愿意和家长交流。
然而现实情况是,一些父亲喜欢说大道理,不放过任何机会要“教育”孩子一下,一些母亲则喜欢揪细节,絮絮不休,引人厌烦。
孩子和家长说任何事,都难以得到“分享”、“交流”的快乐,而只得到居高临下的说教、指责、批评、贬低……长此以往,孩子必然会关上心门,懒得和家长交流。
事实上,能否和孩子进行良好的交流,考验的是家长自己对自己的接纳度。
对自我接纳程度比较低的人,会忍不住想要矫正别人,站在道德高地上批判别人,严苛地审视别人,甚至是自我感动的抢戏……总而言之,无法静心“聆听”。
先处理好自己和自己的关系,家长内心顺了,才能更好地和孩子沟通,才不至于为未来的亲子关系埋下隐患。
为什么孩子与父亲会出现沉默关系
1、父亲想要保持自己的形象
很多做父亲的会有这样的固定思维。他们认为做父亲,就应该保持较为严肃的形象,这样才能做好一家之主。
但正是因为这样的固定思维,导致做爸爸的,为了维护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威严,所以不能够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。
这就使得很多孩子在小的时候,往往会觉得自己的父亲,就是一个特别严肃、不苟言笑,甚至无趣的人。这其实和父亲想要保持自己的形象有关系,从而导致了这种沉默关系的出现。
2、孩子与父亲之间存在代沟
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认为,很多家庭的矛盾根源,其实是孩子与家长之间存在代沟。
因此父亲与孩子之间的这种沉默关系,有的时候也是由代沟导致的,这种代沟,也就导致了彼此之间的沉默。所以这种沉默关系,并不仅仅出现在孩子和父亲身上,也有可能会出现其他两代人的身上。
3、家里其他成员的影响
有的时候,父亲与孩子出现沉默关系,并不一定是孩子和父亲造成的,甚至有可能是家里其他成员的言语,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。
要知道很多中国家庭的结构是男主外,女主内,所以爸爸们加班加点就成了常事。
有的妈妈在带孩子的时候,可能不知道该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,所以常常会用父亲的形象来恐吓孩子。例如"你再不听话就告诉爸爸,让他回来打你"。
孩子在长久的影响之下,自然而然的对自己父亲产生了一种恐惧感与距离感,导致二人出现沉默关系。
以上就是有关全部内容介绍,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