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存宝宝的脐带血干细胞,必须在孩子出生前预先决定。主要原因在于收集脐带血方式较严谨,为避免血液凝结,医师必须在孩子出生后的15分钟内完成取血,所以才需要家长事先评价储存与否。
取得脐带血后,要在24至48小时内,将之长期保存于零下196℃的液态氮中,以防干细胞的功能及活性变差。由于脐带血的保存方式较为特殊,若有考虑储存脐带血的家长,应慎选安全及有品质保证的脐带血库,确保储存质量。
脐带联系胎儿与胎盘
妈妈子宫的外观就像是一个卵蛋型,子宫里包含胎盘、脐带与胎儿等。胎盘就像是交通中转站,胎儿生长所需的养分与氧气,须经由胎盘自母体取得,而脐带扮演的角色则是胎盘与胎儿联系的管道。脐带大约会在妊娠4周时,随着胚胎的发育开始形成,并连接在胎儿的肚脐上。
孩子的脐带血有什么用
血液是人体当中最重要的循环器官,而血液中含有的红血球、白血球、血小板,皆是负责支持我们身体各项功能的运作。血球源自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(Stem Cell),血液中的血球会老化、坏死及新生,这些均仰赖造血干细胞的造血功能,才能使人体的血球达到汰旧换新的平衡状态,因此,造血干细胞在骨髓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。
「脐带血」意即脐带与胎盘中残存的血液。亚东医院内科部肿瘤科暨血液科主任林世强提到,根据研究,造血干细胞存在于宝宝的脐带血中,这些干细胞珍贵的地方,在于透过分化可以形成未来各式各样人体所需的血球。科学家也指出,脐带血本身具特殊能力的造血干细胞,被期待在医疗上有更好更多的应用与发展。因此,具高度医疗价值的脐带血,衍生是否需要被储存的话题。
间质干细胞
间质干细胞也存在于骨髓之中,存在的目的在于提供血球良好的生存环境;意即间质干细胞与造血干细胞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。
脐带血的应用
目前脐带血可应用于的适应症可以分成两大类,一类为良性,另一类则为恶性。良性适应症中最常见的分类为血液疾病(重度海洋性贫血)、先天代谢缺陷(黏多醣贮积症)、免疫缺乏病变(严重复合免疫缺陷症)、身体免疫疾病与再生不良性贫血等;恶性适应症则是常见的白血病。林世强主任提到,目前脐带血的适应症与传统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适应症几乎相等,原因在于脐带血适应症的运用,同样也是利用脐带血中的造血干细胞作为移植条件。
他补充,临床上,患者必须配对到兼容的造血干细胞系统,而医师会以人体中第六对染色体的人类白血球抗原(HLA)作为符合的判断依据。当患者本身为良性适应症中的再生不良性贫血患者,因骨髓造血功能退化,而导致无法收集到自己的造血干细胞。若要治愈此类疾病,则必须透过移植他人脐带血中的造血干细胞,才能恢复正常的造血功能。
因此,脐带血移植是否会成功需从两个面向来探讨。第一种为造血系统是否兼容?在移植上,捐赠者可分为亲属和非亲属。若捐赠者为亲属,移植成功率相对较高;若为非亲属,则需透过人类白血球抗原(HLA)中最重要的六个位点作为捐赠标准,但由于其他位点可能不同,导致干扰因子增加,致使非亲属间的移植风险比亲属来得较高。
第二种状况则是造血干细胞的量是否足够?因每个胎儿的脐带血量都不多,若移植患者本身为成人,移植所需的量则需两袋脐带血才足够。因此,当我们在探讨移植是否会成功的问题中,造血干细胞量的多寡也是必须考察的因素之一。
人类白血球抗原(HLA)
一般个体间存在着基因的差异性,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上,捐赠者与受赠者人类白血球抗原需兼容才不会产生排斥。
而脐带血干细胞因尚未受外在刺激,辨识能力较低,异体移植时,可容许捐赠者与受赠者间的人类白血球抗原有某种程度上的差异,只需要六个位点中的四个位点吻和即可。
治疗成效视疾病而定
疾病的发生并非单纯来自先天结构异常,也可能是因为后天环境的影响所造成,因此是否适合以脐带血治疗必须审慎评价,林世强主任特别强调,以治疗癌症为例,医师无法保证患者接受移植后,疾病就会完全改善,必须考察当时使用的脐带血中,是否先天早就存在某一段基因的改变,导致免疫系统当机,进而使对抗癌细胞的免疫系统无法发挥任何作用。
除此之外,很多父母都不清楚如何选择安全及有质量保证的脐带血库,确保储存的脐带血能够得到良好保存。他提醒,家长可以考虑脐带血库储存的方式、处理系统及设备是否有通过相关认证、脐带血收集处理的方法及顾客的权益等,这些都是家长在决定储存脐带血前需先进一步了解的状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