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新手妈妈可能还不知道宝宝有“攒肚子”这项技能,这其实是宝宝调皮的一种家长以为是孩子便秘了。那么孩子攒肚子会有哪些征兆呢。下面八宝网小编就来和大家说一说。
宝宝攒肚子有哪些征兆
1.几天不大便
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,孩子2~3天,4~5天,有的甚至于15天不排大便也无痛苦表现,待到排便仍为黄色软便,无硬结,量也不是特别多,这种现象称为攒肚。所以宝宝攒肚子最明显的征兆就是好几天才拉一次大便,不会很难拉出来,如果难拉出来的就是便秘问题了。
2.无哭闹情况,精神状态良好
宝宝攒肚子是正常生理现象,只要没有宝宝不哭闹,精神状态良好,就算几天不大便也什么问题,这种状况就只是攒肚子而已。但如果婴儿平时吃奶、吃饭很好,现在突然拒奶或无力吸吮,或不肯进食或进食减少,则可能存在感染的情况。比如消化性溃疡、慢性肠炎、结核病、肝功能低下、寄生虫病、蛔虫病、钩虫病等都可能引起食欲不振;缺锌、维生素A或D中毒也可能引起食欲低下;患流行性腮腺炎的宝宝,在腮腺肿大前的1-2天,会发生发烧、头痛、呕吐、食欲不佳等全身不适的症状,继而出现一边或两边耳下的疼痛,也就是腮腺肿大起来;宝宝发烧时,食欲也会随之下降。
3.睡眠状况良好
正常的婴儿一般入睡较快,睡得安稳,睡姿自然,呼吸均匀,表情自如。宝宝攒肚子也应该是如此,宝宝攒肚子是没有睡眠问题的,只是会发现宝宝睡觉时小肚子很明显,并不会影响睡眠。如果宝宝有睡眠少、易醒、睡不安稳等异常现象出现,则预示着疾病悄然发生。各种疼痛,如牙痛、头痛和神经痛等都会使宝宝夜间睡眠不好,瘙痒、肠胃系统疾病或呼吸性疾病也会使宝宝从夜间睡眠中惊醒。若宝宝睡前烦躁不安、睡眠中踢被子、睡醒后颜面发红、呼吸急促,这种状可能是宝宝发烧了;若入睡前爱用手搔抓肛门,可能是患了蛲虫病;若宝宝常在睡眠中啼哭,睡醒后大汗淋漓,平时容易激怒,则可能患了佝偻病;睡觉前后不断咀嚼、磨牙,则可能是睡前过于兴奋或有蛔虫感染。
1.定时把大便
因“攒肚”现象一般在2个月左右开始出现,所以在此时训练孩子定时大便(如每天早、晚把大便)让孩子很早就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。
2.适当多喝水
对于胖宝宝的“攒肚子”出现,可以每天在两次奶之间喂一些白开水或菜水、果水,待到满4个月以后添加辅食就可以彻底解决这种大便状况了。
3.增加奶量
如果孩子大便减少,体重增加不理想,是因为母乳不足引起的,那么可以及时给孩子增加一些配方奶;如果宝宝已经3个多月了,还可以添加一点大米汤,就能较好的改善大便的状况。
4.服莱菔子水
莱菔子其实就是萝卜籽,把它洗净了,这个不用自己准备,莱菔子是一味中药,可以去药店或者医院买,洗净了用文火炒熟,炒熟了以后研磨,每次用5到10克,用白糖和开水冲开了。小孩一般都比较爱喝,炒熟了以后味道比较香,可以用这个促进孩子日常通便,也没有副作用,还是比较好的。
5.刺激肛门排便
①用手掌轻轻摩擦婴儿的腹部,以肚脐为中心,由左向右旋转按摩10次休息5分钟,再按摩10次,反复进行3回,有利于大便排出。
②婴儿仰卧,抓住婴儿双腿做屈伸运动,即伸一下屈一下,共10次,然后单腿屈伸10次。这样会帮助婴儿的肠蠕动,有利于大便排出。
③每天两次在宝宝吃奶后20~30分钟左右,用油质外用药(如金霉素软膏)涂在婴儿肛门口,垫上软纸,轻轻推按肛门,慢慢做10次,一般很快即有便意或排便。
④用消毒棉签蘸上植物油,轻轻伸到宝宝肛门口处,也可引起直肠的排便。
⑤植物油法。具体做法:将植物油加热,消毒。等油冷却后,用消毒棉签沾油,插进肛门1cm左右,轻轻旋转一周,刺激宝宝的肛门,帮助排便。
⑥开塞露不主张使用,据说会引起依赖,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试用软肥皂条方法,剪一小长条肥皂条,放温水里泡软,轻轻地慢慢地插入宝宝肛门。
宝宝攒肚子的原因
宝宝攒肚子主要是由于宝宝消化系统的不断完善,两三个月时,宝宝的消化系统功能逐渐完善。此时宝宝胃肠内的消化酶增多,肠蠕动增加,而且变得规律,胃肠吸收功能比刚出生时也有了很大改变,消化吸收功能变好。以上种种进步使得食物残渣变少,便便也随之减少,大便规律发生变化。等到宝宝添加辅食以后,随着食物种类的增加,宝宝摄入的膳食纤维等成分也会增加,便便的规律又会发生改变,由几天一次变为一天1~2次,这个规律会一直持续到宝宝两三岁。